文章分类 » 思维方法论

天助自助者

这世间,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主动去做,才可能做成。

主动,除了包括思想,最最主要的,是包括行动。

这两天正在整理抖音短视频小航海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财友的小航海总结,里面他就写到了这么一块:天助自助者。

他的总结是:我总会觉得这一路上都有人愿意帮助我,现在回头看来还是受益于生财的价值观:真诚、利他、主动、开放、空杯。我认为我做到了,所以会有磁场把我和这些人联系起来。

这验证了一句话,真诚起来,强大起来,所有的财富、资源都会紫东向你聚集。

由此反思自己,以前总觉得自己空杯心态足够,其实来西安这半年多来,自己的空杯心态远远不够,也不够主动,哪怕看到了一些眼前的机会,但是总感觉自己没有修整过来,总是提不起干劲。

其他的几项,更是相去甚远。

这几天也是终于其他的事情有了一个大致的收尾,节奏和状态调整回来一些,另外制作了一个坚持写作输出一百天的计划,目前执行的还可以,大概也正是执行这个计划,让自己的节奏开始正确了起来。

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训练强化自己的执行力,弱化自己的懈怠、自满,让自己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步入正轨。

如何写周报

写周报之前需要认清

周报意味着总结
  • 写清楚过去一周做了什么,尤其是
  • 过去一周,在核心业务上做了什么
  • 周报的重点在于描述,描述你深处的环境,而描述需要:思考
周报意味着思考
  • 你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思考:业务,技术,团队
  • 时间线上的思考:过去,现在,将来
  • 问题线上的思考:问题,快速/简单解决,完整解决
  • 优先级上的思考:有限的资源如何应对无限的事情?时间差
你的思考范围
  • 业务的思考

公司/团队整体面对的业务:应该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的,差距在哪里

合作方/业务方/使用方是什么样的,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竞对是什么样的,与我们相比有什么优势,如何快速追平

兄弟部门是什么样的,他们到了什么阶段,遇到了什么问题

  • 技术的思考

我们的系统是否具有充分的健壮性和扩展性

瓶颈在哪里,性能瓶颈还是功能瓶颈

排查问题是否足够迅速,覆盖场景是否足够全面

系统的各个层面的治理是否充分

  • 团队的思考

团队现在遇到的问题或者困境是什么,如何解决

团队是否积极向上,是否具备自我良性循环的机制?

  • 完整的思考

考虑方方面面

a. 覆盖:业务,技术,团队

b. 覆盖:正向,逆向

不光要考虑做一件事情会怎么样,还要考虑不做会怎么样

c. 覆盖:公司决策,团队分解,个人执行

开始写周报

汇报周期
  • 一般来说是一周,不然为什么要叫周报?
现阶段工作的核心指标
  • 紧跟OKR,是OKR的延伸或者分解

是否可以超出OKR的范围?

当然可以!但是,这往往说明OKR需要调整,最终要回归到OKR

  • 跟OKR一样,核心工作是大事,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 用数字衡量!有时间约束!有场景范围!缺一不可
核心指标本周完成进度
  • 在核心指标上的进度
  • 有里程碑,有衡量方法之后的进度,不能是拍脑袋。拍脑袋的进度写在“本周完成工作事项”里面
  • 谨慎填写,可以没有核心进度
本周完成工作事项
  • 可以写的随意一些,日常的工作都可以写上来
  • 大部分时间,主要在写这个
下周工作计划
  • 很重要,这才是周报的精髓:自我的承诺
  • 核心进度没有,惭愧不惭愧?本周完成工作没几项,丢人不丢人?请务必向前看,做好下周的计划
  • 自我承诺要尽量完成,所以不要承诺很简单的事情,因为没有意义;也不要承诺和很难的事情,因为完成不了
遇到的问题
  • 个人遇到的问题,困惑;如果有解决方案,那么同时也列出来;如果没有,也不妨写出来
  • 团队遇到的问题,同样的,最好有解决方案

几个关键字

完整
  • 完整性是一切的基石
  • 换一种说法是:保持开阔的视野和头脑
量化
  • 分解和量化,是必要的步骤
思考
  • 思考是一切的核心
  • 行动步骤是思考出来的,不是别人指挥和命令的
承诺
  • 计划和承诺是实现的方式

如何写日报

写日报的意义

对自己的意义
  • 梳理思路:对自己思路的整理
  • 总结思考:对当前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反思“如果再做一次能不能做的更好”
  • 未来预期:对未来(接下来一天或多天)工作的展望

预期很重要

没有预期很容易造成节奏缓慢,目的性不强等问题

在开始工作之前有合理的预期,是达成目标的开始

对组织的意义
  • 成员间相互了解
  • 相互了解对方做的事
  • 相互监督和帮助

开始写日报

思考并开始
  • 给自己15分钟时间

5分钟思考,10分钟撰写并修改

不要花费过长的时间,日报15分钟足够了

日报毕竟只是一个简洁的总结,如果针对某一个事项或者问题有深入的分析,可以单独wiki中填写,在日报中填写链接

  • 量化思考

少用/不用形容词

多用数字,从数字中明确结果和期望

当前的工作
  • 手上有几件事,整体期望是啥样

分清楚主次

哪些事情是主要工作,哪些工作是临时工作和突发工作(比如排查问题)

哪些事情投入了多少精力,占用了多少时间

  • 每件事情的进度,以及是否满足期望

计划当日完成哪些工作,什么进度

实际当日完成哪些工作,什么进度

如果进度提前了,为什么

如果进度落后了,为什么,怎么解决(能不能追回来)

  • 事情的结果和分析

结果是什么样?

结果之后是否要需要关心?(功能上线就结束了么?)

如何分析结果之后的效果?(线上的使用率,正确率,等等)

遗留工作/接下来的计划
  • 和以上很像

几件事情,分别是什么,整体期望是啥样

接下来一个/几个工作日的期望是啥样,如何量化说明

遇到的问题

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分享出来,当然也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分享

a. 有普遍性的,别人也会出现的问题

b. 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以采用贴wiki的方式

c. 没有解决/不好解决/解决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几个关键字

预期

首先得有“这个事情应该什么样”

在这个基础上谈“怎么做”

最后总结“做到了什么程度”

量化

尝试量化工作,并用量化的结果衡量进度

避免宽泛的形容词:完成一小部分,完成大部分,基本完成

避免无意义的量化:(第一天)完成90%,(第二天)实现95%

主次

弄清楚哪些是主要工作(需要结合OKR,当前业务重点,等等),哪些是临时/突然工作

分析清楚两者的占比

是否真的在主要工作上投入了恰当的精力?

是否在非主要工作上过多的投入了精力?

思考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能麻木的看见问题也放着不管

有问题,思考,寻找解决方案,然后解决